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因此自诩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节目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节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积。整理了一些, 出版了《林雨语林( 左右卷)》,我就收官啦。但闲散了没几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国山东网的召唤,说要把《林雨一刻钟》在杂志和网站上同步开设专栏,有声的节目变成了融合文字与声音的世界,这使我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竟然变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专栏写手,不安的是怕写不好有辱使命,人家不给发稿费呀。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2013年10月1日开始,《林雨一刻钟》,每月1日与您相约。希望得到大家的会心一笑、会意一瞥。

感谢各位乘坐山东航空的班机,祝您旅途愉快,新年好运!

我们总是会笑意盈盈地祝福“新年好”,因为从头开始而感觉一切都不同了。似乎不过是换了日历的新年,在特定的时日里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神奇治愈功能,也有自动充电和重启的装置。

不是吗?以年度作为数据的生活,在智能时代一目了然。刚刚过去的一年,做了什么做得怎样,从收入支出再到健康状态,全都有数据显示过。想混混沌沌过日子,假装啥也不知道的难得糊涂,都不是很容易了。

从广义看,2021年度,并不会是多数个人和家庭史上最好的年份,很多的不易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只要健康地活着,没有被两次变异的病毒感染,经过更多的努力生活还保持恒定或略有提升,那就是很有成就的一年了。个人的日子,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继续着,读书的考试的入职的离职的晋升的退休的买房的换车的成家的离异的新生的离世的……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都照演不误。

演出了一年,谢幕时每个人情绪不同,冷暖自知,多数人还是感觉“这一年总的来说过得还不错”。

年前,我在看家庭财务年报,具体来说就是今年的支出账目。我们的收入很固定,退休金都是一目了然,不变的数字。但支出可以看出收支是否还平衡,各项类别支出是否还平衡。现在银行都给做一个明细,有些不记得了,可以看看账目,也可以在细分账目中看出高低不平来。

这一年我家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的,不敢放手花钱买东西,挺自制的。虽然看到各种促销经常也会冲动地想:我要是有钱就……但家庭财务管理量入为出已经成为定式,并且对于物质的态度一天天一年年发生了更加理智的变化,所以家庭财务可以管理的基本也就是日常支出,控制着别花超了那点事。为迎接新年和凛冬,给老伴买了长羽绒服,顺便也给自己买了双跑步鞋。专卖店小伙说,阿姨这鞋上次试过的。“是啊,试好了没买,那会没钱了。这会儿大衣在预算中,鞋子还是超支的”。

现在的日子,日常开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依然不想入不敷出,虽然也使用银行杠杆,用信用卡也有贷款,不过这些都在可控的范围,不会失控,同时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财产性收入。经常对比几种理财方案,择优选择,虽然差别微小,可依然会锱铢必较。谁说退休的人就不用理财了?一辈子的管家和过日子,财务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养老的钱保值增值,对于老年人是个年度硬指标。

财务收支,对谁又不是硬指标呢?

因疫情影响减少了收入、生意不好做的不是一个两个人,焦虑也是普遍的。过去的两年,是我们生命的共同水逆,全世界的人谁也无处躲避,但不同的应对使得生命感受差别很大。

新的一个年度开始,在自充电和重启中,每个人都会有新年新打算。不仅是职场的稳定进步,还会计划如何休假享受生活。去没去过的地方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现在这一条的地域被局限了,只能小心翼翼地去周边看看,并且去年底就区域性提示就地过春节了。因而走四方的计划先搁置一下,眼睛向内做点与以往不同的改变比较实际。

年前我在微信公号推荐了《微习惯》这本书。这本励志的书特别简单,就是提倡我们用非常微小的行动方式来改变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和遗憾。

去年,久不见面的哥哥离世。这对我冲击特别大,内心的沉痛中包含着很多自责。之前我们家兄弟姐妹关系密切,曾经我会每周给哥哥姐姐父母写信,拉拉杂杂说自己的七七八八。然后有了手提电话,有了短信有了微信,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没了父母,渐渐彼此联系少了,甚至很久都不联系。直到哥哥重疾孩子们才告诉我们,我和姐姐都没有来得及去诀别。

但在心里,对于亲情有了顿悟般的更深理解,会更加主动地和姐姐嘘寒问暖,前几天还邀约姐姐来一起在父母老房子住几天,每天换着花样做饭吃。姐姐致谢时,我说:在内蒙古生活的时候,谁家孩子多,大家都说“一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你来不过是多了一只羊。

我姐属牛,身体不是很好,因而很多家务都不能亲历亲为。在她抱怨家里乱和积重难返时,我说你可以用几个微习惯阻止乱的蔓延。比如出门摆正鞋,洗手后擦擦台面,进门把衣服挂起来而不是扔沙发上……诸如此类微习惯,家里基本会整齐很多。然后,每天我会和她一起做简单的操,带着她在球场散步,历数今天食物的数量,逼迫她放下手机保护眼睛。

不知道我姐回家后,会不会按我推荐的做。

每个人的微小习惯决定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改变从良好的微习惯开始。《微习惯》这本书的推荐语中说“一天一个俯卧撑、一天读一页书……每天只做一点点无负担习惯策略,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要这么说,微习惯简直太无难度了,但如果建立几个微习惯来试试做,会发现很多小事的坚持还真挺难的呢。

就一个每天减少十分钟看手机,估计有太多人做不到坚持不下来。早起早睡?做俯卧撑?读一页书?按时清理电脑桌面?如果列出来会看到,太多微习惯都是对自己好的行为,我们也都知道应该做,但纸上谈兵叶公好龙者太多,真正能把微习惯贯穿在生活之中,真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呢。

我们懒散拖延,习惯和自己妥协。躺平,不仅是姿态,还是心理的无压状态。而每个微习惯都是自我加压做点什么,并且微习惯是分解大目标的具体做法。虽然是微小,却也是集腋成裘的习惯,不是一个而是多个集成体,然后构成良性循环的基础。

健康生活的微习惯贯穿24小时,有效率工作的微习惯使人受益终身。最终,很多微习惯成为素质和特质了。我们常说的“今日事今日毕”,不是一个习惯,而是多个微习惯积累变成的能力。很早前见同事用行事历安排事情,感觉小题大做,甚至有作秀之嫌。后来这位同事做了很大的事业。想起种种做事习惯,成功似乎是必然的。

去年初我立下flag:每天手写日记。然后兴致勃勃开始写,但年底看看那个本子,是三月停止的。真是打脸啊,然后又找出一个新本,准备2022年依旧要每天手写几句。写几个字的微习惯,几年都在想做,并且日记本就在手边上,只是没坚持。那些要减肥健身的,花钱找方法买药吃,其实每天自己坚持一项运动和活动的微习惯,就能日积月累看到成果的。

微习惯养成,有自己的不同方法。微习惯,开始从最微小的做起,渐渐变成不是做一个而是做多个。做得越多,越容易固定思维和行为方式。起床把床铺好,出门前检查要带的东西,上班不迟到,睡觉前把房间简单归置下,准备第二天穿的衣服……如此等等的微习惯,也并不会费多少时间。

之所以没做,只是没有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去做,感觉时间似乎多出来了。

我之前上班养成了不少微习惯。现在写每天更新的微信公众号就很受益。那时每周“林雨一刻钟”是随手写。经常同时拟定三个题开写,包里、办公室、家里,都有开头的稿子,走哪写哪儿,对环境没有要求。如此下来,习惯固定成型了。现在也就很轻松地每天写微信,没事找事,自娱自乐,其乐无穷。

微习惯,不用看书照着去做,只要做起,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每一项坚持下来都有不同的起色。

不因事小而不为,很多微习惯叠加,生活品质和个人的感觉都会更好。在诸多的微习惯中最要着重保留和家人多联系这个习惯,免得身处无可弥补的遗憾。

2022年,我再一次把手写日记做微习惯坚持。如果不每天写几个字,估计以后就悲哀到不会写汉字了,所以要好好养成这个微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微习惯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2022开年,祝各位旅途愉快,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