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因此自诩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节目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节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积。整理了一些, 出版了《林雨语林( 左右卷)》,我就收官啦。但闲散了没几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国山东网的召唤,说要把《林雨一刻钟》在杂志和网站上同步开设专栏,有声的节目变成了融合文字与声音的世界,这使我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竟然变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专栏写手,不安的是怕写不好有辱使命,人家不给发稿费呀。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2013年10月1日开始,《林雨一刻钟》,每月1日与您相约。希望得到大家的会心一笑、会意一瞥。

疫情中,最怀念门口小集市。

经常会在晚上散步时问楼下邻居:早市恢复了吗?邻居都说:没有开啊,老不方便了。直到五月的一天邻居告诉说,小集昨天开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就醒了,准备去集市。五点半出门,看见不少熟人出院门。因为我们门口的小集市就开在人行道上,大家赶早出去买点东西。遇见了,带着口罩点点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五点才过,集市已经开了,又看到很多熟人。这回不是买者,而是一直在这里卖东西的商贩。我搭讪着问,这一向可好啊,在哪里卖菜?走了一圈问了半圈,才开始买东西,果然是早市的鲜鱼水菜,样样都挺精神的,不似这段时间在超市看到的果蔬多少总有些委顿。

买了几样,手机付款。之前我有个买菜专用小钱包,现在为安全不用现金了。卖菜小伙子收钱时直谢谢,说:姨,你又多给俺两毛。我这当了姨的回说:凑个整吧。

半年多不见小集市,真有点激动呢。从这头走到那头,来回走了三遍。其实疫情到现在,买菜一点没问题,各种蔬菜都买得到,挺好的。社区千方百计组织提供蔬菜的车,每周来一两回,食堂里也有装好袋子的蔬菜,顺手带回家。但如此,怀念集市的意念却是不能改变的,经常出入测体温时问问保安:早市开没开啊?

我一贯醒得早,起来后开窗时看到院子很寂静。不开早市,整个院子没有大妈大姨的高声喧哗,没有出来进去人们之间的问候,也没有各种送货车出入时“倒车,倒车”的提示音……喔,大概这就是缺了生气缺了柴米烟火气的日子吧?

集市,并非简单的你卖我买这么简单。集市中很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活密码。

我喜欢集市,但还不是喜欢聊天说话的大妈。基本是拿起东西买了就回家的人,别的大妈对那些商贩都门儿清,经常嘘寒问暖的,看起来很熟:孩子回去读研了吗?你媳妇今天没一起来啊?俺昨天去那个市场怎么没看见你?如此如此,很多闲呱说个不停。

但这样的熟悉,大妈大姨们挑起东西也从不含糊,都是厉害角色,属于那种买虾皮和瓜子也一个个挑的人物。并且最难做到的是一边苛刻横挑竖拣还一边亲切温情聊着天儿。

之前有一次和女儿一起赶了早市。

女儿看见什么都新鲜,还用手机拍。在一个小摊前,卖菜小伙说:我的那个亲姨,这半天还没挑好啊,都要收摊儿了。你要把俺这筐柿子(西红柿)都挑熟了。可想而知,这些话用济南话说出来有多戏剧性,把很少见到这样场景的女儿笑的啊。是的,这么市井的语言不仅她没太听过,其实我也只能在集市上听见。想想,大概也是因此喜欢集市的那份自然土气吧?

在集市里,没有谁会被确认身份,并因为身份而受到格外照顾,大家都是庶民百姓买东西回家过日子的,因而人与人就比较自然家常,要价砍价你来我往也都极为自然。尤其早市,所有人的衣着都随意,还有穿着拖鞋出来的,要是偶尔有个衣冠楚楚的人,感觉是来错了地方。不过,周末还是会有穿着不合时宜的人逛早市,有些背着手问东问西看起来有点架子的人和小贩讨价还价,也是城市一景,挺好玩的。

疫情之后的第一次赶早市买了很多东西。平时都是背着买菜布包去,这样省去塑料袋减少家里垃圾。这一次因为不确定开不开,也没带买菜包,只好每个手指上吊一个塑料袋做一指禅状,买了先送回家一些又第二次出来。那时想:门口小集市简直太好了!第二次出来,顺便买了才出锅的莱芜烧饼,卖烧饼的老头说,没敢多做。之前他半夜三点起来做的莱芜烧饼都排着队买,他一边卖一边说:回家煎个鸡蛋一夹,别提多香了!这样才出锅的烧饼,也只有集市上可以买到,于是就带回家煎了鸡蛋一起吃了。

看到两会上总理答记者问,说到集市问题。那时恍然,说,这样啊,原来是要大力提倡和发展集市啦,看起来我们门口的早市也不会取消了。

我们去早市,大家都戴着口罩,有一定距离,没有人从众。虽然不拥挤,但有集市,才生活。阔别半年的集市,不过几十米长,几十个小摊位,但小小早集给周围多少人带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感觉啊。早上五点多开市,七点收市,然后街道即刻恢复到了无痕迹。八点上班的人施施然走在小路上完全想象不到一小时之前大家热闹地在这里挑选鲜鱼蔬菜感受市井烟火气。

生活一点点地恢复中,最期待集市。不是全民上街摆地摊的为集市而集市,而是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保留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集市,还有各种不同功能的集市。如果社区能有类似跳蚤市场那样的小集市,邻里街坊都拿出自己家的多余物资互通有无,一定非常讨人喜欢。实际上,最开始的集市就是附近的人互通有无的市场,那时三六九或一四六的大集小集,都是人们生活的小高潮小节日啊。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父母调到济南工作,探亲假回来,被我妈领着去赶集。我骑车带着我妈一大早去济南郊区王舍人大集。那阵仗真使我惊呆了,不说东西又多又好,就光看人直接就眼晕。要知道,我是从内蒙地广人稀那种地方第一次回家探亲的,看见这个集市,立刻就被征服了。当时正是秋天,买了河蟹,买了大米,买了藕,买了地瓜,买了花生……直到自行车都挂满了,才恋恋不舍离开。然后隔三差五问我妈:咱俩赶集去吧?我妈说,今儿没集,要阴历几几几才有集呢。

探亲假结束回到内蒙,我同事说:哇,你吃什么了胖成这样?我如数家珍般给人家炫耀了一下赶集的体验,拿出我妈给带的花生那些特产,说,我们山东的集市特别有乡土气息,简直太好了。

几十年过去,对于集市的兴趣保留至今。去到任何地方,都要找个集市,可惜渐渐的城镇化消解了不少原汁原味的集市,保留下来的农贸市场很少有真正从家里拿来农产品直接售卖的农民了,流通的都是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如果凑巧赶上春节或者初一十五那种大集,还会有比较乡土的集市出现,一般只能把农贸市场当成小集市了。

即使如此,还是比超市要鲜活很多,不光有鲜鱼水菜还有针头线脑……有些无论如何也不会进超市的小东西,小集市都会出现。老伴晚上对我说:明天早市你给我买点松紧带,宽的窄的都要几尺。听到这个说法,习惯网购的我会意一笑:好啊好啊。

是啊,有集市的时候很多人对于集市的依赖如同很多人对于网购外卖的依赖一样。不同的选择,并不矛盾,多元化可选,日子才过得有趣。

古往今来,中国外国,都有集市,并且不同地方的集市特点也不一样。有些会旅游的人,出国时总要找到跳蚤市场或者有特色的集市,买一些非名牌却有趣的东西。有位美国老太太来朋友家做客,也是每早一起到早市买菜。前一时发邮件问朋友:你家门口的集市恢复了吗?朋友告诉她恢复了,可以戴口罩买菜了,美国老太太好生羡慕。

今年我们在女儿家过新年,他们说有个特别好的新年集市可以去逛逛。于是买了门票去了那个集市,在一个不很大的体育场外层空间里,也是人挤人的热闹,男女老少都欢快地吃喝玩乐,是真正的草根集市,很好玩。那天晴冷,但大家都在户外喝啤酒吃烤肉买各种小吃,流连忘返。

大概,无论哪里的老百姓的日子,都是这样的。在不同的大小集市里,寻到生活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