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此刻是乘坐山东航空的飞机返回工作岗位,心里一定百感交集。是的,在被禁足了长短不等的时间之后,大家对于上班、家庭、朋友都有诸多不同的感受,对于生命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认识更加清晰了。
还在禁足中,大家就在家里发各种贴,说“解禁之后一定要如何如何啊”。是啊,寂寥的日子格外久长似的,所以欢呼雀跃打回原形的渴望是本真的。
很久以前我说:禁忌产生欲望。因为自己不能吃甜食,就会经常三更半夜去厨房偷吃,所以知道越不能做的事情就越想做。大范围禁足之后,产生的欲望可能不仅限于偷吃甜点,很多被压制的欲望反弹应该是全面和大范围的。
不过,禁足中引发的反思之声也不绝于耳。
大到国家相关体制的应急处置,小到家里的衣食住行,种种和每个人生命相关的细节举止,都被逐一反思。
禁足知不足。很多问题的整改一边防疫一边进行,渐渐地很多事情开始井然有序,对于人和生命的尊重也被提出再提出。
禁足知陋习。我们生活习惯中的问题也被大家反复诟病,尤其捕食野生动物的恶习被普遍认为应当坚决遏止。17年中两次大疫,都是野生动物起源,人类如果不停止对于野生动物的肆虐,可能会招致更大的灾难。
然而,更多的生活陋习并没有因为疫情大家都变成洁癖般的洁身自好而引发足够的重视。比如家庭分餐,比如随地吐痰,比如人与人没有距离约束等等。
看到很多出门上班的贴心嘱咐。都在喋喋不休地说,要洗手戴口罩分餐回家勤消毒……解禁的大家这些都能坚持下去吗?冲着很多人解禁要做的各种事情,感觉未必能坚持,很多人以为那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生活打回原形之后没有必要禁忌自己啊。
是啊,忘记苦楚比苦楚的时间短太多。带来苦楚的很多陋习如果依然存在,相同的苦楚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多年的生活习惯中的陋习非改不可。
比如分餐制,要从家里开始做。
家里的菜,你我筷子翻拣着吃,这种方式一直被认为不卫生。到了非典时被强烈诟病,但可惜的是17年没有改过来。不说外面的聚餐饭局,我们生活中很多家庭就很顽固地不分餐,还振振有词说这是谁也不嫌谁。天哪,这不是嫌不嫌的问题,而是陋习顽疾一类。医生多次列举大数据,说我们胃癌的患病率高与不分餐有关。这次疫情的传染源虽然开始定在呼吸道,但谁又能说一个盘子多双筷子吃菜不传播呢?
其实家庭的分餐特别简单,就是每盘菜上放一个公用的勺子,大家再盛到自己的碗里。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式,太容易做到了。
吃了饭还有洗碗的问题。传统的洗碗,很多家用万能抹布或者海绵,都是非常不卫生的。前些年有些家庭买了消毒碗柜,但多数也形同虚设,不常用。这几年洗碗机渐入家庭,是非常好的洗碗消毒方式,我经常给朋友推荐各种款式功能的洗碗机。作为家电,应该成为家庭必选。
不仅买,还要每餐必用才安全。之前我家洗碗机也不经常用,老伴说,两个人的碗几下子就洗完了,洗碗机等来客人用的碗多再用。后来,买了水池式洗碗机,每次吃完饭把碗放进去,洗好消毒烘干,下次吃饭直接拿出碗筷用。
估计,解禁之后,饭局和聚会会形成新的小高峰。不管家里外头吃饭,一定要分餐。不仅分餐,还要闭上嘴咀嚼,嘴里有食物不说话,养成餐桌新礼仪,对人对己有利,也是生活品质提升。
如果把疫情期间所有的防疫手段都当成一种禁忌,急着要摆脱要打回原形的生活之中,陋习依旧,那疫情给我们的公开课就白上了。
17年前的非典,是一次教育,只是成果很一般,大家太健忘了。不过非典过后,我开始经常戴口罩戴手套,基本家里备有四季用的不同口罩。去医院、车站、机场和人多的地方,都会戴口罩。我的包里会有密封袋装着干净的口罩,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戴上。
洗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注意的。坐公交车摸了扶手,下车就找地方洗手或者用包包挂着的干洗手液洗,十几年就成为生活习惯了。
家里两个人也严格分餐吃饭。虽然这被说成轻微洁癖,但吃一堑长一智,总该在教训中得到提升。
如果恢复大范围社交,人与人一下子更多亲近,还要注意没有距离感这个陋习。
疫情中,医生反复强调人与人保持一米距离,说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距离。事实上,人与人一米距离一直是很多国家社交礼仪的约定俗成。我们出国时排队,绝对没有前胸贴后背的紧密,那样是不舒适的,也是不礼貌的。但生活中,好像不这么排队或乘车就不安全了一样。即使楼下食堂买个馒头,也是后面的人紧紧贴着,唯恐把队排散了。公交车上,大家也不太在乎距离感,碰到别人好像天经地义一样自然不自知。
这个距离陋习,不知道会在乎多久,希望一米距离成为生活习惯被长久保持着。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有较近的距离,这也是平素里的人身安全保障。
这一次的禁足之中之后都有很多自省。
每家每户过日子习惯都不一样,生活水准也不同,但有些陋习是一样的,对于陋习视而不见或者坚决不改,都是对生活素质提升要求不高的族群。粗线条生活,并非是恭维。很多该注意的细节需要讲究,不能什么都将就着来。
禁足在家,百无聊赖时,很多人开始收拾家里的陈年老物品、老灰尘,居然把最该早就做的断舍离在疫情禁足中完成了。这真是很有功德的家庭建树,没有这么漫长的假期,可能还看不到家里太多该清理的堆积。是的,堆积物品,过度消费都是陋习,不该一直如此的。把日子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也该是疫情中反思的事情。
大家都在盼望着春暖花开,盼望着疫情早早结束,生活重新开始回到正常。
以疫情为戒,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哪些习惯属于陋习,别遗留。趁着现在都在洁癖的状态中,很多陋习也好改。
除了分餐,家里其它用品也该分开用。像毛巾、漱口杯和牙膏,最好都自用。全家共用毛巾,其实也是个陋习吧,并且都是以前穷的时候留下的老习惯。虽然毛巾看起来挺贵的,但谁家也用得起。每个人固定毛巾、牙具,并经常用洗衣机洗洗消消毒。
我小时候是家人共用毛巾,那时也会消毒。我妈都是星期天用碱水煮一锅毛巾,然后用洗衣板搓洗,看起来也很干净。但那时我想:长大了我要自己用一条毛巾!出去工作时,家里就给买了两条新毛巾,
顿时感觉生活上了档次,非常开心。现在看到很多家人还共用毛巾,感觉真的是必须改掉的一个陋习。
说起来,我们饮食的陋习还不仅是食用野生动物。我们很多时候为了强调原生态而食用现宰杀的畜禽,其实都有不安全因素。大养殖场的防疫检疫能够保证,但散养家畜就没有保障,因而超市里品牌肉食是相对安全的。我们已经几十年没有吃过集市上宰杀的鸡鸭鹅了,病从口入这一关,把关的人是自己。
还有卫生习惯。疫情教会我们戴口罩洗手消毒,其实这都是早就该成为生活习惯的生活环节。疫情成为卫生习惯的启蒙,怎么说都是残酷的。很多卫生习惯,随地吐痰,冲着人和空气咳嗽,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还都没有纳入我们的生活基本,还会作为陋习保留着。
疫情总会过去。疫情过后没有人强迫我们做清洁和消毒,革除生活陋习由社会总体要求变成自己家的事,所以更加必要和重要。经过这次大疫情应该知道:洁净卫生的优质生活能带来舒适和健康,也会形成比较主动的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感谢您乘坐山东航空,祝您旅途愉快,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