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因此自诩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节目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节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积。整理了一些, 出版了《林雨语林( 左右卷)》,我就收官啦。但闲散了没几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国山东网的召唤,说要把《林雨一刻钟》在杂志和网站上同步开设专栏,有声的节目变成了融合文字与声音的世界,这使我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竟然变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专栏写手,不安的是怕写不好有辱使命,人家不给发稿费呀。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2013年10月1日开始,《林雨一刻钟》,每月1日与您相约。希望得到大家的会心一笑、会意一瞥。

“晚饭吃什么啊?”

孩子说:方便面!

“啊哦,家里没有,去超市买去吧”。

可以叫外卖啊,你们等着,马上到。

果然,不到半小时,方便面驾到了!一起来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小吃,都不是我的菜,结果炒个饼当做了晚饭。

楼道里,撒了红红的川菜汤汁,估计是外卖一路上楼一路撒出来的,这个楼道的某一层有不想出门又贪吃的家伙。

一边用纸擦去那些汤汁,一边说: 明明家里什么菜都有,为什么……话没说完,女儿接上:你们这种妈妈把外卖理解成“有老婆还要找小三”,对吗?

“嗯,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意思接近吧”。哈哈哈,承认了,不理解我们懒人,但世界可能就是懒人的,你爱信不信。

虽然将信将疑,但懒人经济已经出现十几年,却是事实。从开始的方便面、速冻食品,到现在扫地、擦窗、炒菜机、懒人衣柜、智能家电……懒人和更懒的人设计的生活很棒。

足不出户,几乎可以享受任何美食,还能穿世界名牌——真假不保证,功能机器人进入家庭,家务全免。这还不算,各种供懒人使用产品正源源不断出现。

这些遭到不懒人的阻击,说:现在的人什么也不会做了啊,连个钉子都不会钉。可懒人说:为什么要钉钉子?可以用胶粘啊,各种无痕胶可以挑选,钉的满墙都是眼儿好看吗?不懒的人说:外卖会形成新的污染。懒人说:我们可以使用可降解餐盒啊。不懒的人说:自己家做的东西卫生养生,外面的都是暗黑料理!懒人说:又不是天天吃,偶尔一顿能怎么样?

磨牙和争执永远不会结束,但悄然间,各种懒人产品的产业链形成,拉动消费是非常明显的。不仅是送餐外卖,很多和大家电一起的APP已经在我们手机上使用。人在外,家里扫地机扫地、电饭锅做饭、电暖气和空调加温降温……有估计说,这也只是部分初级的懒,之后的懒人经济,还会更加扩展,那是不懒的人预想不到的。

聪明的懒人们动脑子出点子就够了。

朋友前几天来了一次懒人搬家。搬家公司打包拆包一切全都包了,他们啥也不做就进入新家去过生活了。朋友也是挑剔的人,说看着人家干活真的专业没有什么瑕疵,那种配合和速度是我们自己做不了的。收费虽然贵点,可自己省心省力也值得了。

不懒的人,在实现那些懒人的点子,使得更多人变懒或者有时懒有时不懒。世界正在随着服务的细分化和近身化而变得有条件懒,并且懒得有理,懒得科技和先进,好像天下变成懒人的了。

这个世界真的会如此吗?目前还不置可否。

但除去送餐这一个懒之外,很多的懒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因而大家担心:以后人机互换,致使很多行业消失了,我们干嘛去呢?

或者那时大家都可以去外卖送餐了,因为那时可能会有更多的懒和懒人,只赖在床上偶尔想出个更懒的点子就能活很久。

年轻的懒人,在一点点做给我们看,学习如何变成一名懒人。这对我们习惯事必躬亲的人来说,还真需要点时间学习和适应。不过,看起来这是一个趋势,并且还是一个大趋势。实际上,现在很多事情足不出户的确都能办得妥帖帖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懒,是一个比一个聪明的使用着使人变懒的方法,然后就是没有最懒只有更懒的现实节奏了。

银行里排队的都是老奶奶老爷爷,菜市场也是,为便宜个仨瓜俩枣争得面红耳赤,还经常对人家说:我没有二毛钱,你让我吧。懒人们才不会去争执和讨价还价呢,他们都在家办事,电子金融、送菜上门、打折卡券,简单易行只和机器芯片对话,不用面对面吵吵。

比如现在的出行,不用夜里排队买票或者托人送礼留位,不用赶早提前到机场办理登记,手机就一切都搞定了。余下的时间干嘛?那就懒着呗。

诸如此类,甚至出国签证,甚至办理护照,甚至跨越千山万水出国,都有专门专业的团队在运作。只需找到正确的途径一步步点击是或者否,一切就OK了。

懒人经济正在成为趋势。懒人产品日渐丰盈,不仅是衣食住行,还包括很多精神产品的提供,比如学外语,比如听不懒的人为懒人读书。很多懒人产品的科技含量非常之高,并且方便有很多还免费,我们不懒的人用起来也是很惬意。很多机器替代人做的事,好玩儿好用。小小芯片可能会颠覆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就像之前的火车汽车、电力、机械改变生活一样。

想到此,不知道接下来聪明的懒人还会给我们多少惊喜?我们多少年延续的生活状态可能被一个芯片取代,真的是百感交集。并非不喜欢改变,只是生命身处这个时段,眼见着很多变化在身边出现,有点措手不及和无法预见。

和几位老朋友谈到此,所感略同。一个妈妈自己在家,不知道午饭该吃些什么?一人食,也懒得动手下厨。百无聊赖中,远在上海的女儿网上订餐送到家了。妈妈说:以前吃饭找妈,现在可好了,妈妈找孩子了。

之后,爸妈找孩子的事会更多,他们是懒孩子目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懒并快乐着,并且创造着更多懒人经济的成果。这一方面使人生活的更加懒惰并舒适,另一方面也会使很多勤快的人失去工作岗位。

这是一个使人欢喜使人忧的现实与未来。

包括很多原创因素在内的工作,比如记者写稿,都可以用机器人替代,写出来的稿子规整简练准确。甚至播音员都可以电脑模拟最悦耳的声音,还不会读错字和紧张结巴。更不用说密集型的加工行业了。一台做鞋的机器人,8小时可以做出600双鞋子,产品的一致性强,质量无疑提升。其它林林总总的岗位和职业,被替代也并不复杂。

智能科技进入和影响生活的速度远比我们预计的要快。

生活,无疑因为智能科技而提高质量和素质,尤其懒人们动动手指一切都能就绪。但是一些因智能科技替代了自己岗位和工作的人,靠什么来交付懒人的各种费用呢?不接触实体钱包,电子钱包靠什么充盈鼓胀?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是现在就要给自己铺一条备用的跑道,或者尊崇“技多不压身”的古训,多给自己储备点技能性谋生手段,不然财物不自由无法享受现在时代中更多懒人福利。

每一个时代的科技进步,都伴随着对于人力劳动的解放。但身处其中会有阵痛:劳动力新的平衡建立之前,旧有平衡会逐渐被打破。牵扯到个人,可能会影响生活的幸福指数。

不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百年前说的话,至今适用。新旧事物更迭的时候,不适应可能会是整体的,然后慢慢接受和享受。但如今的懒人经济,对越是年轻的人越没有违和感,几乎懒人经济就是针对他们这个消费群体而设计和延展的。作为主流或主流消费预备群体,他们有君临天下的懒人特质,懒并幸福着享受着。

还不习惯懒的人,事必躬亲做每一件事:去实体店购物,到早市买菜,去银行取现金,在火车站买票,自己做饭不叫外卖,看报纸看电视了解信息,不加入网络社交媒体,站在路边打车……新旧交替的生活方式,旧有的秩序并没有完全打破,很多生活方式并行着。或者可以说,懒人经济只是一部分人喜欢和使用,很多不懒的人还在勤劳的境界生活着。

懒和不懒的并行,只是不同选择的替代说法,未必准确。但懒人经济无疑包含着智能生活方式,并且随着智能生活更多的普及和深入,很多运行多年的事物会逐渐消失,不会马上,但会成为历史,被翻过一页。

社会就是这么进步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想到这句话,接下句是:世界是你们的,懒人们啊。

懒人出门,也有很多可以懒的办法了。不仅是酒店手机搞定,还可以约车、租车、自助登机……在出行中使用几种懒人方式?

祝您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