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不少年轻朋友吐槽自家父母,说爸妈整天在家看手机,刷那些俗的视频短剧。
听到这些就笑,啊呀呀,给孩子戒网瘾的时代呼啦转入该给老年人戒网瘾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别轻易看不起刷短视频的老爸老妈,那些短视频,虽然好像有的没的瞎编乱造随便什么人都在演似的,但有些却是大家都熟悉的情节,老年人刷屏看,也是在看自己的生活。虽然俗点,但接地气,某些短剧就是把张家长李家短给演活了啊。
老年父母的照护,多子女家庭的房产和遗产,年轻人不婚不育,中年人的早老婚姻现实,老年人丧偶求偶的困境……还有孩子的教育,学校的选择,职场的明争暗斗,自我情绪失控和救赎……太多我们生活里真实的场景俯拾皆是被捕捉和演绎,虽然有点俗,但基本真实。
有个很早的电影《楚门的世界》,获过不少奖,看过的人不少。
楚门很钝感,是一个电视连续剧的主人公,身边每天的事情都是编剧写的,周围的人都是演员,只有他对此一无所知。最后,在经历种种被编辑的一系列戏剧性情节之后,楚门推开了现实的那扇门,回到真实的生活。
看电影时曾想过:也许我们现在也都是在一出剧里,别人在观看着我们。
看过这个电影后确信: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演自己,不过戏码不同,舞台不一样,观众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
人回到家里,是去掉伪装和粉饰的自然状态,因而家里的情景剧很真实。
之前单位宿舍房子比较简陋,隔音很差,邻里之间的情景剧经常会因为音量巨大而被动共享
有一次半夜被砸东西的声音惊醒,听见是左邻传来的,女声呜咽男声狂吼,说“老爷们儿喝个酒你管不着”……就那种典型的大丈夫语气。看看表,已经是12点多了,关灯睡觉第二天还要上早班。
第二天在办公楼里遇到邻居,他说:“你听见我们吵架了吗?”
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尴尬地笑了笑,我那邻居说:“你听见了咋不去拉架?真不够意思。”
哎,自己家的情景剧咋还需要观众呢?
可不是么,那些年不注重隐私还爱互相帮助,谁家吵嘴打架邻居会去劝解,有些劝劝就偃旗息鼓了,有些越劝越来劲,我那爱喝酒的左邻就是喜欢被围观的一种。
因此那会儿的情景剧,有时会变成饭后茶余的谈资,大家都知道:谁又喝醉了,谁家公婆和儿媳闹别扭,谁家孩子带着男朋友来家了,谁在家坐月子生了龙凤胎,谁家来了不认识的漂亮女人……
几十年过去,大家都成老头老太太了,有的拄棍有的不拄棍,有的坐轮椅有的不坐轮椅,院里看见点点头就过去了,不聊天儿。
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了,隐私观念也普遍建立起来,情景剧都是闭门上演,还尽可能放低音量,不对外播放,更不会有观众现场调剂情绪价值了。
但家庭的情景剧一刻也没有停止,并且情节更加多元,演员的演技更加高超了。关起门来过日子,谁家的戏码谁家知道,谁家的风格谁家把握。
上学,就业,婚恋,养老……诸种事情难度系数都在提升。
朋友们有时聚会,说到孩子的生活都七嘴八舌吐槽。
有位妈妈说“现在不是有种全职儿女,不上班在家照顾父母生活吗,俺家就是全职闺女,啥也不干不说,还晚上不睡早晨不起,不吃做好的饭,都自己点外卖,哎呀,愁死我了。”
我们一边笑一边打趣说:“你这情节可以去拍短视频了。”
朋友说:“可不是吗,我们老两口在家也不敢吭声,都是出去散步时抱怨,父母辛辛苦苦供你上了大学,可毕业不找工作,在家也不和我们一样生活,这日子过的有啥意思啊?”
如此,不是一家两家。这样的孩子也不是一个半个。
父母不理解不喜欢孩子这样隔膜的生活,长大的孩子们当然也饶不过父母,聚在一起经常声讨自己原生家庭的种种是非过错。
对于父母催婚催育毫无边界感过分干预自己的生活,追求个性的当今年轻人没有几个能接受不反抗的。抱怨原生家庭现在成为一种习惯说法了,动不动就听见拿原生家庭深究分析和说事的。
和女儿讨论亲子关系时说,如同现在爸妈没法和你们同步思维和行为一样,孩子们也不能要求三十年前的父母用当代的卓识远见来做父母,更不能讨伐父母。同样,父母也不该死守着自己那一代的各种意识观念和做法来规范成年的孩子。
说归说,道理都懂,演砸了也是经常的。
我家剧情曾有这样的情节——
女儿电话和我吐槽上班那些事儿,我这自以为是的职场妈妈就当场抢话给了几点建议。结果女儿就停止话题,说:“只是想和你吐吐槽消解一下心里的不愉快,结果你这么一说感觉自己很弱鸡,心情更差了。”
哇哇哇,是这样的啊?从此以后只听不说,再不好为人师,避免演砸。
以此类推,和年轻朋友相处也是一样,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未必适用现在,听他们说话看他们行事,不轻易评论和议论,会知道得更多,也会感觉到和而不同的和谐。
生活中的家庭情景剧不怕矛盾和冲突,但怕没啥冲突的平淡和冷漠。
小友说,家人都手机交流,包括吃饭都是边吃边看自己手机,没话说不聊天儿,有事就发个群通知。
这种无言的情节,现在也不稀缺。
也不都怪手机,父母和孩子关注点不同有代沟交流受阻,中年夫妻有早老倾向,回家也懒得说话,不在意家里的氛围。而老年夫妇戏码虽多,却经常是开口就戗戗。于是,手机就变成了打发家庭时间的道具,家庭情景剧也就手机
看而不亲自出演更新自己家的情节了。
但演与不演,还是家家都有情景剧。
我和老伴居家生活十几年,没有观众,每天的戏码只能演给自己看。有时是悲剧有时是喜剧,有时是大题材有时是鸡毛蒜皮(其实都是鸡毛蒜皮),有时台词多有时无言以对……
经常我会把家里发生的剧情记在小纸片上,攒够数量就写个微信发出去给大家笑笑。
剧情一:
吃樱桃,老伴把一个核掉到地下,抬头看看他,发现他在观察我的表情。
低头准备捡起来,他说:你不要捡啊,那是物证,这个樱桃的种子把我脚砸了!
我说“啊?疼不疼呢?”
他说:很疼,估计是骨折了,你要带我去看看。
我捡起樱桃核儿扔进垃圾桶,笑着说“嗯,这出演得不错”。
老伴说:逗你玩儿,看你不太高兴呢。
我说“不是不高兴,是有点累,昨晚你发烧了,我在书房沙发上等你退烧,没怎么睡”。
老伴说:我发烧了?现在没事了,你去休息吧,我做饭照顾你。
“好呀,你把药吃了去躺会吧,注意骨折的脚,走慢点”。
剧情二:
用拖地机把家里走了一遍,机器的提示音一会加水一会换水,有点絮烦。
老伴听闻拖地机提示“自清洁完毕”,问:谁说话?
我说“约的朋友”。
老伴说:怎么听见是女声,是给我约的吗?
“是的呢,马上拱手转让还带着养老金”。
老伴说:那样你就亏了,多少给自己留点再转吧。
我说“唉,转不出去,只能自己留着了”。
剧情三:
老伴善于收东西藏东西,多把口琴东藏西掖都找不到了,于是下单买了新的。
口琴到了,老伴喜出望外说:谢谢你,这么支持我的演艺事业。
我:嗯,看好你,顶你!
剧情四:
早上九点多了老伴还没动静,遂去他房间看看情况是否正常。
门才开个小缝就听见他说:干啥?这是男生宿舍,不准偷窥!
“哈哈哈,谁稀得偷窥啊,我看看你还喘气不”!
老伴说:既然你偷窥占我便宜了,就去看看食堂开饭了没有吧。
家家在演情景剧,人人都是好演员:喜怒哀乐场景俱全,啼笑皆非剧情不断。
闭门演出,无人观看。谁知道呢,或许我们都是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描述的楚门,自己被人观看,却还在点灯熬油的去看别人瞎编乱造出来的楚门。
八月骄阳中,祝您旅途愉快,安度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