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因此自诩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节目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节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积。整理了一些, 出版了《林雨语林( 左右卷)》,我就收官啦。但闲散了没几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国山东网的召唤,说要把《林雨一刻钟》在杂志和网站上同步开设专栏,有声的节目变成了融合文字与声音的世界,这使我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竟然变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专栏写手,不安的是怕写不好有辱使命,人家不给发稿费呀。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2013年10月1日开始,《林雨一刻钟》,每月1日与您相约。希望得到大家的会心一笑、会意一瞥。

  登机关闭电话,也就关闭了朋友圈。不然总会习惯打开微信看看张三李四大家都发了些什么、在做什么。如果你是朋友圈的活跃人物,几个小时不发东西,朋友大差不差会猜出你的状态:开会或者飞行中。

  从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发送信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人、Q Q、博客、微博,再到微信。有时很自然地想:如果没有朋友圈里的八卦奇闻转发自创,生活一定比现在寂寥和无味。

  但也不一定。

  以前没有网络社交平台,实体朋友圈很发达。插过队的那批人都有几十里地坐着生产队的毛驴车马车或者走着去看同学的经历。外地朋友们相见,写信定好日子,骑车去火车站汽车站接送、家里食宿。本地朋友往来,下班吃完饭,走着去家里聊天。并且很经常,不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也不是不知道对面邻居是谁的状态。

  那时的朋友圈都是深交的真朋友,而不是现在甚至未曾谋面的泛泛之交和虚拟往来。每一位玩微信的人,朋友圈中都可能有自己不很熟悉的人。如果圈子足够大,可能有的人会不知道是谁。

  有时碍着面子添加的人,时过境迁就忘记了。删去,不太客气,不删去,有时对方又太不客气,整天倒垃圾一样往朋友圈里倾倒不合自己品位的信息,只好采用屏蔽的方式。@朋友圈需要@的方式, 一切都是不同于现实版的。

  有了@朋友圈,给大家低着头看手机提供了太多理由。经常朋友们聚会,甭管多大的场面,都有人时不时拿出手机看@朋友圈。圈内的人都有此癖好,也都见怪不怪了。有一次在咖啡厅见朋友,对面两个小姑娘,一下午对着手机的朋友圈,竟然谁也不和谁说话。

  @朋友圈,扩大了我们生活和交往半径的同时,却在我们不知情的时候,缩小了我们和朋友实质的交往,也减少了我们相互间真实的关心关切。

  在只言片语的转发和链接中,我们每天知道的朋友状态,看起来花团锦簇——一餐饭,两朵云,三棵树,都是点状的局部的。虽然很实时,却不是真实的生活。那些高大上,那些情意绵绵趣味无穷,暴露不出屌丝生活的本质来。有朋友经常发些流光溢彩,看到就会想到她住的出租屋和乏金日子,心里感觉很酸楚。@朋友圈,其实很有炫富和炫耀的暗流涌动,难怪有明眼人提示我们说,应该从郭美美这面镜子里照见我们自己。

  镜子里的自己如何可能想得不多,@朋友圈里的朋友却看得很清楚。有些不很熟悉的人,如果不在一个朋友圈里,可能不会知道其品位和爱好,在一个圈子里的转发和链接,就非常真实而又不自觉地表达了自我。一些看起来很脑残的流言蜚语,位高权重的人也有跟着转发,不仅对此微信有质疑,似乎转发人的辨别力和品位也同时下降。最看不得的类似“转发多少人家里大吉大利”的微信,却在很多@朋友圈里疯转,令人哭笑不得。

  以前有一句话说:了解一个人先看他读什么书。现在可以说:了解一个人先看在@朋友圈的转发和链接与自发。从这一点说,@朋友圈有很真实的一面,无意中表达的都是自己的家国情怀、品位追求啊。

  我加过一个@朋友圈,里面的人讨论和转发的事情都是很正儿八经的经济发展、民生需求、艺术品位,惟独没有我喜欢的家长里短平俗日子。于是就自动离开,回到那些不谈国事很爱家事的群体里。因此知道,@朋友圈有自成体系的分类功能,是找到同类的很好途径。以前的@朋友圈没有防盗门,会有生人进来产生一定的风险。而现在的@朋友圈自己可以选择、可以屏蔽、可以逃离,安全指数还是挺高的。

  @朋友圈和实体朋友圈一样难免功利。点赞,成为一种礼节和示好。在一个圈子里,总有些首领级人物被绵绵不断赞不绝点。如果因为商务或者利益关系需要增进熟悉和了解,对方发的所有东西都会有所呼应,表示出相当的热情。如果上司和自己在一个圈子里,那每天就增加了一项恭维上司的途径。

  比之实体社交,@朋友圈能有足不出户事半功倍的高效。即使有些不怎么密切的人,也需要时常关注一下点个小赞或者发个表情,示个意打个招呼。@朋友圈中的礼貌礼节尊贵长幼的讲究其实与实体朋友圈是相同的。基本面上的功能却是大大高于实体朋友圈。

  但目前@朋友圈最重要的功能是信息传递。自媒体这个词还没有怎么流行,自媒体的种种载体和产品就已经被广泛使用。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终端,经由@朋友圈发出不同涟漪。有波澜壮阔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有滴水微澜的,静默中轻轻传递;还有起哄搅混水的,跟着标题党转发链接,严重脑残。

  相比其他媒体,自媒体以@朋友圈的形式出现,其过滤功能降低,很多人都会因信任朋友而自然接受信息。很多转发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大家的出发点都比较随意,轻信就成为@朋友圈的特色。信息的谬误,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发扩散扩大,有时竟然成为事件。最终,找到源头,有人因此付出代价。

  因此,在@朋友圈也同样如同实体朋友圈一样,需要谨言慎行,需要思考辨认,需要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力和基本的立场,不可以过于随便和随意,应该有很好保护自己的意识,信息安全重要,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加重要。虽然是朋友圈,但这个朋友圈套着不知道多少朋友圈,擅自扩大功能实在强大,有些信息的转播速度骇人听闻。不是自己亲历的见闻,看过就看过了,不必多事地转发和链接。而那些标题党的炒作就更没必要跟着上劲,他们都是拿钱做标题党的文字,我们跟着瞎起劲没报酬还显得没档次,何苦呢?

  说到这,就该说说这作为自媒体的@朋友圈的赚钱功能了。

  最开始,不是在@朋友圈的平台赚钱,是在一些公众微信类的平台做这种收费项目。有些真的挺成功,还线上线下有了呼应和互动。公众微信群也大到成千上万,靠着每天一分钟的时间居然成功出书出视频,真的是聪明的产品和开发。然后有了微店功能,可以很公开地做市场了。

  但后来,@朋友圈也开始发布商业推送了。有时加了朋友圈就源源不断地被推送商品和活动。这真是很讨人嫌的,有些被侵入的感觉,不是很舒服。如果是无关紧要的人,果断取消,但有些是不能够的,只好听之任之,可能还需要时不时表示一下关注和关心。

  @朋友圈,就是身边的小社会,哪一点也不能不照拂。人脉是财富和资源,社交圈即人脉圈,大家都懂的。

  用@朋友圈发展人脉和做交际,比之实体朋友圈简单很多高效很多。见面交换微信,比递交名片时尚很多亲热很多。然后就可以根据写作转发链接来判断揣摩彼此,确定下一步是跟进还是放弃。这真是一个快时代,很多事情都是瞬间搞定。缺少慢慢渗透和品评的过程,因此@朋友圈的朋友难有真朋友。

  不过也无妨,现在关于朋友的概念整个发生了变化。从前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现在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见过没见过的都称作朋友,即使不是多年交识,总可以说是位“微友”吧?“微友”,是微信之友,也是微识之友:微微知道,没有深交,@朋友圈的。

  眼下,没有@朋友圈的人现在只有三大类:孩子、老人和穷人,都是没有智能手机的人。没有@朋友圈不等于没有朋友,不通过@朋友圈一样能和朋友交往,很可能交往得更加真实深厚悠长。

  此刻,关闭手机。

  如果身边有聊得不错又有点实用价值的人,说不定飞机落地之后你们就进入彼此的@朋友圈,开始了交往。@朋友圈,有点功利,有点好玩,有点贱,有点不可靠,但实用有效,离不开。

  好吧,继续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吧。

  祝各位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