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钟》20年。因此自诩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节目主持人"。我这个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节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积。整理了一些, 出版了《林雨语林( 左右卷)》,我就收官啦。但闲散了没几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国山东网的召唤,说要把《林雨一刻钟》在杂志和网站上同步开设专栏,有声的节目变成了融合文字与声音的世界,这使我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竟然变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专栏写手,不安的是怕写不好有辱使命,人家不给发稿费呀。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2013年10月1日开始,《林雨一刻钟》,每月1日与您相约。希望得到大家的会心一笑、会意一瞥。

“衣帽”取人

说自己布衣百姓,也是有来头的。很早以前什么阶层穿什么都有规定,不可乱穿。

不但服饰的款式面料规定严格,就连颜色也是。今年流行多巴胺的艳丽,满大街庶民衣着的颜色跳跃,赤橙黄绿青蓝紫,以前皇族专用的黄色也早就为日常所用。

夏天时买了一顶黄色的遮阳帽,看见我远处走来,老伴说:这是皇上驾到了么?

可不是,早几代人,断然不敢戴这样颜色的帽子,还不得因此斩首啊?

因为衣着规定中太多等级差别,“衣帽”取人就成为区分阶层的标识,历史上都是这样。一直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衣帽”取人才作为一个带有贬义的词出现,大家也都认为“衣帽”取人是不对的,同时都衣帽一致,穿的也都差不多。

我经历了布票时代,每人每年几尺布票,要谁家有几个大个子男孩,那穿衣就比较困窘了。我是家里小女,不记得穿过几次新衣服,都是姐姐穿小的衣服,缝缝补补接过来穿着,并且所有的衣服都是妈妈手作。

后来有几年流行穿军装,满街除了蓝黑衣服就是草绿色。必须说,真的军装很难找到,那时仿制衣服的民间能力也很一般,所以大家衣着材质都是棉布,款式说是中山装,但因很多衣服都是家庭主妇手工缝制,做工差别很多,工厂化成衣的大批出现还是八十年代。

这么说很忆苦思甜啊。

亲历那些年单调而寒碜的穿衣,对于这些年我们衣着的变化和与世界时尚接轨的速度真的是惊为天人。拿出以前的老照片给孩子看,说:你们怎么都穿的一样呢?

“嗨,就这还是晚上洗了白天接着穿,布料是限量的。”

孩子不理解那时,我也不太理解当下。

在快时尚的裹挟下,我们的衣服多、变化快、选择余地大、时尚度高,大家都不缺衣服穿,却还每季购进,打开橱柜,衣服多到淌出来。

并且在衣服过剩的几十年间,伴随着社会的分层,衣帽作为某一个族群的标志也自成体系地存在着。不说那些大标识的奢侈品包包和服饰,只是一些边角配饰,也显示着人的阶层和消费偏好。

早几年红围巾成为年会或行业开会标配,大家每人脖子上跨一条红围巾,拍照留念、确认同仁,如此渐成风气和习惯。

而白衬衫是政府公职人员标识。公职部门和窗口行业,白衬衫大概是着装要求之一。看哪里开会,齐刷刷白衬衫,甚是齐整。银行等行业,白衬衫作工装也很普遍。

之前我们上班的时候,单位里做过统一的“台服”,现在还留着,就是一套藏蓝的西装。有时会要求大家穿台服上班。后来职场着装越来越随意,眼瞅着出入办公室的年轻人趿拉着人字拖来来去去,也都见怪不怪了。有时看到电视里记者衣着与现场严重不搭,我会低声说:你领导知道你穿这么单薄去工地吗?

后来看到央视记者在现场报道都穿有标识的T恤或者夹克衫,感觉这是很职业的衣着规定。

职场衣着需谨慎,尤其互联网时代,尤其经常出镜的人士,不管哪个行业和职位,都需谨慎搭配,既要适合所处的环境,又不能鹤立鸡群做显眼包。

在商言商,在职尽职,尊重职场规则,包括穿衣戴帽各种规定。此其一。其二是,衣着是我们外在形象的表达,不能过分随意和散漫。尤其职场,“衣帽”取人只会保持和愈演愈烈,因为衣帽中有隐含的规定性和个人素养。

退休回家后,很偶然参加点活动,经常为着装动心思,不能太随意不能不随意,退休老太太不能和职场人一样穿,但又不能碎花大妈装,有时甚至为了“没有合适的衣服穿”而放弃活动。

这么说似乎有点过了,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大家虽然日常随意和休闲,可在不同的场合和场景中却都越来越在意与环境的协调和符合基本着装要求。

有一次参加品酒会,不知道该穿什么,打电话去问召集人,回说:女士请穿裙子,男士穿休闲衬衫就好。急忙找出压在衣柜深处皱皱巴巴的真丝裙子,拿到洗染店才熨烫平整,穿着去品了几口酒。

经常会看时尚写手,从“中产新三样”“多巴胺穿搭”到“美拉德秋冬”一类的推荐。目不暇接中看到时尚的变化,看到衣着的分类,也看到当今人们穿衣打扮中的个性,“衣帽”取人中也加入时尚内容,使得衣帽看人更加准确和一目了然。

几年一变的中产几样,从车子到瑜伽服,从包包到冲锋衣,从靴鞋到帽子,都是流行中的轻奢品牌,用起来不动声色地表达着收入、追求品位、审美偏好。

而中国大妈装的长丝巾和花红柳绿衣裙,不能简单说好看不好看,既然那是大妈的审美,大妈说好看就是好看。

看商务人士简约西装衬衫小套裙+乐福鞋,感觉那就是一个群体的必然衣着。

到处都有的街拍真伪网红们,则会显眼包一般穿戴名牌,彰显年轻和吸金能力。

混不吝的文艺青年,一概都背帆布包,显示对于很多事的不屑与清高。

林林总总的衣着,不同层级的群分,衣帽中略知一二。

我等不入流的人旁观着这些年时尚的分层,很有趣味。比之大金链子和大商标,流行的轻奢也是有些人用起来很养眼,有些则有点生硬,感觉不是自己的东西一样。

人需要慢慢选择和适应衣着,如同衣着慢慢适应自己一样。

经常在试穿一件喜欢的衣服时,会感觉出不是自己的菜,急忙脱下,认识到是自己审美的失当。如此这般反复几次,衣品和风格会逐渐清晰。

确实如此,现在大家的衣着品位提高了太多,不会轻易地看别人穿着好就赶紧自己也买一件穿上。不像我们之前穿一件衣服被多次问“在哪儿买的”要去找件同款那样,现在穿衣的水准对比从前真是天地差别。

穿得好看,穿着得体,穿得有个性和符合环境场景,既是悦己也是尊重环境和他人。说到底,“衣帽”取人,不仅在于衣帽本身,还在于是否穿得正确与合适,穿着的人是否与衣帽相得益彰。

秋风起,职场白衬衫穿起来。再过些日子,团建年会什么的,红围巾又要有去处了。

我没有参会戴过红围巾,但自从红围巾变成会议专用,我就再也不戴红围巾了,怕被人认错了,以为是一伙的。

俗话说:三辈学吃,九辈学穿。可见“衣帽”取人的意念中,对衣着的不可轻慢。

休闲装大行天下的现在,特殊职业之外似乎对于穿什么没有严格的标准,但“衣帽”取人依然存在,穿的不在行,不仅职场上比较尴尬,在一些场合会因衣着气场不和,随便逛个街有时都会被轻视。

我现在去到之前自己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店,十有八九是没人搭理,有时被问:您有什么需要?我赶紧说“不用理我,忙去吧,我看热闹的”。

喜欢看热闹,喜欢看穿得好看和讲究的。并非一定是名牌,但要合适:适合自己、适合场合,还要有点时尚元素。

但对于快时尚产生的快购买和快淘汰导致衣帽的过剩和堆积不以为然。作为曾经喜欢置装的购衣达人,也对自己过往的消费方式有诸多反省,现在非常谨慎地添衣,不穿的衣服也逐渐处理,衣柜空间扩大了很多。

在内心深处,依然会以衣帽看人取人的。衣品,是很综合的外挂,挂不好就暴露许多。

前时和小朋友见面,特别穿了一款花花的鞋子,她们惊呼说“很多巴胺啊”。哈哈哈,早前买的,没找到合适的场合,这回还歪打正着啦。

今夏流行多巴胺。所谓“多巴胺穿搭”是对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协调搭配,于鲜亮彩色中寻求协调与平衡。缤纷、阳光、活力是“多巴胺穿搭”的代名词,传达给人们一种愉悦、快乐的情绪。此话引自百度百科。

秋冬未到时,就有时尚中人预言说:多巴胺穿搭过季了,美拉德秋冬开始了。据说美拉德是一种棕橘色系的穿搭流行,很适合当下的秋日暖阳和即将来临的萧索的冬天。

“衣帽”取人?“衣帽”取人。

在这样的氛围里穿对了穿好了穿暖了,愉悦提神。

祝您旅途愉快,平安健康。